郵票乘法:「乘法」就是加法的速算,要把「量」都放在一起
- 基本重點:以郵票上面的數字,來代表它的值有多大,郵票的工作將脫離感官具體視覺辨識,而是用數字符號來代表值的大小。
- 說:「今天我們介紹用郵票作加法練習。」
- 說:「今天我們介紹用郵票做乘法練習。這是在桌上進行的工作。」
- 走到架旁,握拿郵票盒,走回工作區,放下郵票盒。
- 走回架旁,拿托盤,選拿一張題目紙,再取拿筆台和色筆綠、紅、藍。
- 走回工作區輕聲坐下,將筆台放在工作區右側,題目紙放於左側,郵票盒放上方中間,將托盤放回架上。
- 走回工作區輕聲坐下,打開郵票盒,拿筆寫上題目2321×3=(直式),唸一次題目。依被乘數的個位數開始,從郵票盒,拿出最右邊印有1的綠色小方板直行排列。
- 再依十位數字,拿出最印有10的藍色小方板。
- 以相同方式取放印有100的紅色小方板和印有1000的綠色小方板。
- 拿取相同郵票量3次,每次郵票擺放與前次的郵票空些距離。
- 排完後,說:「我們要將郵票放在一起。」從個位1起,一面將上面郵票由上往下推在一起,然後推十/百/千。從郵票1開始數,數完後將3寫在答案的個位位置,繼續數十/百/千和在相對的數位上寫下數字。使答案6963出現。
- 我們也可以寫成2321×3=6963(寫在直式的下方)
- 可多練習幾組不同的數字。
2. 延伸+變化:進位乘法、二位數的乘法(如影片中算法)。
3. 語言概念:四位數乘法式子的唱題。
4. 示範目的:學習以數字郵票(代表性的量)所代表的量,來做乘法的解題。
5. 吸引力:唱題與取量/了解乘數多少就是指被乘數要拿幾次/由右到左的運算進行。
6. 適合年齡:5歲。
當兒童對黃金珠量的搬運與數字卡的組合已成熟,並呈現厭倦狀態,這是兒童可由具體量進入抽象代表性量的時機,此時我們以郵票做為代表性的量,取代黃金珠量;以紙筆的數字書寫取代數字卡。唯郵票的工作通常是一對一的示範,且大部分是在桌上進行。
此工作示範為MEFA自編講義-《數學邏輯》P.252-260內容
有興趣可購買講義搭配學習:https://mefa.kaik.io/products/math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