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1 大小的辨識

蒙特梭利博士將感官教具稱為:「具體化的抽象Materialized abstraction」兒童經由感官教育互動獲得抽象概念(大、小;粗、細;長、短;高、矮或最大、最小...等),讓孩子在生活環境有鮮明印象,以此提升兒童感官能力及數學心智。

以下示範物質尺寸視覺精鍊

  1. 帶插座圓柱體
  2. 粉紅塔
  3. 棕色梯
  4. 紅棒
  5. 彩色圓柱體盒 

 有興趣可購買講義搭配學習:https://mefa.kaik.io/products/feel01
 

「帶插座圓柱體」:區別大小,簡易問題解決能力

  1. 示範重點:使用三指抓,由左到右將圓柱體拿出來,並讓孩子看得到洞大小,接著,以慣用手三指抓、非慣用手食指沿著圓柱體底面積畫圈,再指向圓柱體右端最小洞,沿圓周畫圈,說:「一樣」,將圓柱體插入洞中,鬆手,接著以相同比對步驟放回洞中(從左至右取拿圓柱體)。
  2. 延伸+變化:不按順序由圓柱找圓洞;按順序由圓洞找圓柱;不按序由圓洞找圓柱;製作圓型卡片與圓柱底部配對。
  3. 語言概念:具體感官視覺辨識經驗,再帶入概念性語言。
  • 高/矮、比較高/矮、最高/矮。
  • 粗/細、比較粗/細、最粗/高。
  • 大/小、比較大/小、最大/小。

     4.  示範目的:書寫時握筆所需三指抓精細肌肉動作練習。

     5.  吸引力:胖圓柱塞不進窄圓柱、高的圓柱完全無法放入淺的圓洞裡。

     6.  適合年齡:2歲半~3歲半。

帶插座圓柱體總共有四組,影片介紹第一組是高度變異,適合剛接觸;而第二組是長度、寬度與高度變異;第三組是粗細不同,高矮不同,為反比關係;第四組是圓柱底面積相同,高度不同。因差異不同,孩子會很有興趣,重複的練習。當孩子配對有誤時,成人切勿介入,讓孩子繼續操作,留給孩子自我發現錯誤機會,使他們用眼睛分辨東西的能力加強,觀察敏銳,也是有系統訓練他們專注力唷!

備註:記得當翻轉圓柱體畫圈後,從左邊第一個洞開始在洞圓周畫圈做視覺比對,以語言「不一樣」和「一樣」做視覺大小配對的依據,不一樣時不可插入,一樣時才可插入。

此工作示範為MEFA自編講義-《感官精鍊》P.17-P.21內容


粉紅塔:序列(排序)能力

  1. 示範重點:請孩子從教具櫃子一一拿取10個粉紅塔,從左到右依小到大秩序排列在工作區,進行垂直堆疊,先拿最大的,引導孩子垂直看立方體是否在正中間,以一樣步驟向上堆疊,完成後,再一一取放回去。
  2. 延伸+變化:可製作紙卡進行紙卡與粉紅立方體配對;使用眼罩或閉上眼睛,請孩子摸出粉紅立方體由小到大排列;已有數字概念,可以進行粉紅立方體與數字1-10的配對;合作學習,由兩位孩子共同完成排列。
  3. 語言概念:具體感官視覺辨識經驗,以三階段教學帶入概念語言。
  • 大、小:將粉紅立方體分出大、小兩組。
  • 最大、最小:從十塊粉紅立方體中找出最大、最小。
  • 最大、較大、大:取出三塊粉紅立方體,進行最大、較大、大的概念。
  • 最小、較小、小:取出三塊粉紅立方體,進行最小、較小、小的概念。

    4.   示範目的:精鍊手臂與手的協調動作、培養數學心智(秩序、大小)。

    5.   吸引力:序列的排列、搬運粉紅立方體過程。

    6.   適合年齡:2歲半~3歲半。 

粉紅立方體,通常只進行垂直疊高和平行排列示範,其他不同形式排列,留給孩子自己探索跟發現,而粉紅立方體拿的重量感覺不同,孩子在搬運時,也精鍊肌肉記憶,在搬運粉紅塔時可依粉紅立方塊的大小調整手勢,務必讓孩子清晰看到拿緊並小心搬運動作,示範謹慎照顧教具的態度。

此工作示範為MEFA自編講義-《感官精鍊》P.22-P.25內容


棕色梯:粗細的辨識

  1. 示範重點:請孩子從教具櫃子一一拿取棕色梯長方柱,亂序排列,再用慣用手掃描排列在工作區域長方柱,從左到右找出最粗到最細的長方柱,排列好,最後,拿最細長方柱來說明差距變化,稱:「等差」。
  2. 延伸+變化:長方柱從下到上由粗到細(垂直式),進行垂直排列對其中間位置;垂直式-對齊邊緣;製作長方柱底部卡片,做配對;合作學習,由兩位孩子輪流完成排列。
  3. 語言概念:當有了具體感官視覺辨識經驗,以三階段教學帶入概念語言。
  • 粗、細:將長方柱分出,粗、細兩組。
  • 最粗、最細:從十塊長方柱中找出最大、最小。
  • 最粗、較粗、粗:取出三塊粗的長方柱,進行最粗、較粗、粗的概念。
  • 最細、較細、細:取出三塊粗的長方柱,進行最細、較細、細的概念。

    4.  示範目的:發展自主運動大肌肉、數學心智預備(秩序、粗細)、十個長方體為十進位製作準備。

    5.  吸引力:長方體之間等量漸序差異。

    6.  適合年齡:2歲半~3歲半。

日常生活中或公園玩耍,可以和孩子一起尋找粗細物品來做比對。語言三階段互動先不著急教學,等孩子探索、精鍊粗細感覺後再來進行唷!

此工作示範為MEFA自編講義-《感官精鍊》P.26-P.30內容


紅棒:長短的辨識

  1. 示範重點:將紅棒從最短排到最長,首先確定紅棒左側是否對齊,用慣用手描繪紅棒,找出最小短的,用三指抓方式雙手拿起,感受長度,挪至下方,依序找出短到長秩序排列,最後以慣用手兩指放於最短紅棒上方,由下向上沿著兩根紅棒等差空間推放一一比對,每個間距剛好差一個最短紅棒,來確認是否正確,完成後請孩子放回去。
  2. 延伸+變化:由長到短做排列;等長組合;拉開距離做排列;將紅棒靠牆面豎立直放,排放序列;進行任何形式組合變化。
  3. 語言概念:當有了具體感官視覺辨識經驗,以三階段教學帶入概念語言。
  • 長、短:將紅棒分出長、短兩組。
  • 最長、最短:從十塊紅棒中找出最長、最短。
  • 最長、較短、長:取出三塊長的紅棒,進行最長、較長、長的概念。
  • 最短、較短、短:取出三塊粗的紅棒,進行最短、較短、短的概念。

    4.  示範目的:精鍊手臂與手的協調動作、培養數學心智(秩序、長短),為數棒做預備。

    5.  吸引力:紅棒長短的變化。

    6.  適合年齡:2歲半~3歲。

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拿紅棒到處量,量物品,讓孩子能更有敏銳長短的概念,建構孩子未來算術能力唷!

此工作示範為MEFA自編講義-《感官精鍊》P.31-P.37內容


彩色圓柱體盒:為數學心智做預備

  1. 示範重點:請孩子從盒子將圓柱體拿出,亂序排列,再依照最粗水平排列到最細的,也可將圓柱體垂直排列。
  2. 延伸+變化:記憶,成人排列好由左而右,由大到小排列,讓孩子記憶成人排列方式,模仿依序排列;底部卡片,圓柱體底部對應一樣的卡片上;合作學習,由兩位孩子輪流完成排列。
  3. 語言概念:具體感官視覺辨識經驗,再帶入概念性語言。
  • 高/矮、比較高/矮、最高/矮。
  • 粗/細、比較粗/細、最粗/高。
  • 大/小、比較大/小、最大/小。

     4.  示範目的:書寫時握筆所需肌肉動作練習、十個圓柱為十進位做準備、美感欣賞。

     5.  吸引力:從最大到最小、從最高到最矮的大小漸次變化。

     6.  適合年齡:2歲半~3歲半。

彩色圓柱體發展孩子視覺區辨不同大小的能力,培養孩子秩序、專注、協調和獨立,支持孩子秩序敏感期,當孩子排列錯誤時,成人不要馬上介入,讓孩子繼續操作,留給孩子自我發現錯誤機會。

彩色圓柱體盒共有四組由簡而深(紅、黃、綠、藍),上面影片示範是紅色組,其他示範也相同,對於比較小孩子,可先用圓柱體底面積來列圖案樣式,讓孩子進行配對。

此工作示範為MEFA自編講義-《感官精鍊》P.38-P.45內容


感官工作示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