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川華老師

講師大解密

王川華

王川華

2022年8月10日 上午 8:21

關於MEFA

幼教育兒工作中,最重要的關鍵為:「跟隨孩子」

幼兒教育是個很有趣的領域,服務的對象外顯形體很微小,內在卻擁有強大生命創造力。能一窺那生命創造力是服務幼兒這麼多年的原動力,長年在教育現場與孩子的互動是支持教育職涯的養分。

孩子如何成長? 如何掌握自己內在創造力? 如何成為「耳聰目明、心到、口到、手到」形塑自己成為擁有自主、自發、自動的學習行為?沒有長期與孩子互動,沒有預備的環境,沒有足夠的理論哲學基礎,就無法體現答案。
因為關鍵只有一個,

那就是「跟隨孩子」Follow The Child。

「跟隨孩子」涵蓋:孩子、環境、成人相互影響的金三角,而這之間又是甚麼樣的牽引?

若「跟隨孩子」並非只是字面上所傳達的放任、跟隨工作;那其真正的意義又會是什麼呢?
要跟隨孩子說起來簡單卻不易執行,如何放手不教,不扶一把,放心、放手、放膽,談何容易;適齡、適性才是主要的依據。出生到六歲是孩子人格,性格、行為、習慣、認知形塑的黃金期。所以蒙特梭利博士說,如果 孩子能被尊重而做自己,獲得正常化發展,我們可期待「new kids 新兒童」的誕生。

影響因素1:兒童

我們要有強大的信心,相信孩子在友善環境中的自主發展,更要理解 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無法被比較的。孩子的每個行為都在告訴我們「他是誰」,我們要照顧的就是每個經由工作行為所呈現出的 心靈訊息。如此的跟隨,我們才能「認識孩子」,認識孩子的天生氣質,認識他的個別行為,也才能經由預備環境滿足孩子持續性的需求,經由孩子的想法正向引導,絕非放任,畢竟每個孩子都具有 神聖的宇宙使命,無法獨善其身而是必須能融入環境,融入時代,做為「創造未來的成人」。

影響因素2:環境

預備好的環境,必須能夠回應各個不同的年齡段,不同興趣的孩子。年齡越小差異性越大,不予催促,給予每個孩子自己所需要的時間,以自己的步調探索自己,形塑自己的能力,發現自己。不催促就不會有無助的嬰兒。

嬰幼兒的預備環境必須照顧到孩子的心理感官與生理性運動的探索,以及優質的護理照顧,前者是自發自主的遊戲運動,後者為被動式的身體照顧。2歲半後的環境涵蓋多元的五大領域。對正常的孩子,因為內在敏感期的驅動,生命的目的就是:與自己、與人、與環境產生互動,建立秩序性,改變大腦迴路,建立對世界的影像,成為訊息。動作即是書寫程式的過程,沒有足夠的物質事實,提供孩子感官的吸收,沒有動手做,建構身體肌肉的記憶,書寫程式過程遭受阻礙,那麼大腦的建構不完整,孩子將永遠處在「無助」的狀態下。

因此,與時俱進,多元豐富,重視科技文明,具備傳統與創新的環境,是預備環境的思維基礎。人類吸收既有的知識與文化,在生活中體驗與運用,發現問題,提出改變方法,動手實驗尋找任何可能,形成創新與新發明。所以我們說人類在先先天的基因+後天的環境,在兩相交互作用下就創造永世的文明。

影響因素3:成人

嚴格的師資訓練與工作現場孩子的自主意識、自由選擇是如何拉扯?成人要謹記「觀察」是關鍵、「工作」是指引

「預備好的老師」是老師、是指導員、是合作夥伴、是觀察者,多重角色,經由終身學習,涉獵多方位教育新知,豐富內在修為。蒙特梭利教育容納百川,這是經由觀察建立的育兒訊息,從孩子身上發現生命發展的事實。

「吸收性心智」
「發現兒童」
「生命重要前三年」
「和平教育」
「孩子與家庭」

這五本書記錄了孩子展現的生命本質,是建構內在修維的「寶典」。當然還有更多的書,是有關蒙特梭利的也好,或是幼兒腦力研究,或是其他教育觀念福祿貝爾到和久洋三、華德福、瑞吉歐、皮克勒、RIE (Resource of infant educares),音樂,視覺藝術,創造力,或正向思考的互動,或兒童身、心、靈發展的新知。

「研習」新觀念的獲得,從各個不同專業領域吸取新知,落實終身學習的實踐。獲得有系統的新知,有架構的工作示範,除了增加「內在修為」更添加了「外在工作技巧」的習得。完整的研習呈現教育現場的全貌,從哲學理論到實體操作課程,孩子活動觀察到具體進園時習,讓我們成為一個內、外兼備的育兒者。指導我們預備出適當的環境,進行示範,引導孩子吸收合宜的工作態度。

孩子具有強烈動作的驅力,從自由遊戲到動作的精煉,有時需要新的指引,從環境中吸收善訊息,經由高階的動作探索,掌握生活自理,照顧環境的自主能力,達到心智能力多元性開展,讓心靈、情緒、心智、身體四者合一平衡。

不只孩子身上發生的發展,與孩子互動中,我們進行完善的環境預備,尊重自由意識,落實常規的執行(人、事、物的秩序性),以工作為媒介,觀察到每個生命本質的呈現,是沉浸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最珍貴的回饋。每個觀察,都是生命的洗禮,是職涯路途的轉捩點,每個轉捩點也成就內在修為的增值,是不斷增加腦裡財富的歷程。教育現場即像一個小世界,一個貼近孩子,感受生命本質的世界,只要細微觀察,每天都有新發現,這些發現修正我們的思維,喚醒我們的神識,使心靈充滿喜悅。

【總結:經由幼兒教育所獲得的啟發】

因此「跟隨孩子」改變的不只是孩子,陪伴的成人也獲得了改變,誕生的生命能開展其原本的本質與價值,如此 世界也獲得改變的契機,在充滿物質思維的生活空間裡,流出一條心靈喜悅的清泉。

踏進蒙特梭利原只是想尋找一種開展孩子聰明學習的教育歷程,越接近孩子才知他們本就擁有聰明的本質,更擁有生命潛能的強大能量。經由孩子成長的指引,我重新感受自我,重新回歸那美好的生命本質。這些經驗支持我堅信作為一個蒙特梭利人(montessorian),我們會擁有一個美好的自己。
 
 

文章標籤